• 請先登錄

    確定取消
    国产的一级黄色一级视频免费,可以在线观看的国产网站,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
  • 資訊中心 news center

    專題報道
    當前位置: 資訊中心 > 專題報道 > 人物專訪

    我認識的“牛皮匠”——晏嵐

    發布時間:2022-08-08 來源:四川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黃良瑩

    現在贊美一個人有本事,就說某人“?!?。我今天介紹的這個人不僅有本事,而且真的與牛相關,所以稱得上真“?!?,他就是“牛皮匠”——晏嵐。

    微信截圖_20220808085038.png

    本是報考大連船舶,莫名其妙入讀輕院皮革

    晏嵐于20世紀60年代出生在一個工人家庭,父母都在上市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云天化”)工作。七八十年代工人家庭條件非常不錯,沒有借讀大學實現“鯉魚跳龍門”之憂,所以,1980年晏嵐考大學填志愿報的學校也是有遠大志向的——大連船舶學院。但緣分天注定,當年招生老師一個隨意的動作,讓晏嵐的命運由此改變:從看海變成了看皮。在對專業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晏嵐成為了西北輕工業學院皮80班的一名大學生。

    常言道: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據晏嵐回憶,入校時專業課老師在做專業介紹時天花亂墜般把皮革專業描述得非常有前景,而他就憑著一股“牛勁”,將錯就錯,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4年的本科學習。

    微信截圖_20220808085101.png


    放棄幾次改行機會,沉下心來當“皮匠”

    1984年大學畢業后面臨分配工作,按常理,父母在云天化工作,晏嵐回廠當工人應該沒有問題,而他偏偏固執地選擇了去昆明皮革廠當一名“臭皮匠”。

    雖然80年代初的大學生很稀缺,但到工廠也得從基層做起,畢竟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工作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晏嵐在廠技術科制革試驗車間呆了幾年也沒有什么成就,每天早出晚歸非常辛苦。他雖然嘴上不說苦累,但在省銀行工作的岳父則勸他改行,正好銀行系統在招人,他的條件是可以直接調入。岳父的理由也很充分:一是做皮確實辛苦,二是也沒有干出成就,三是也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晏嵐第一次有點動搖,他將調動的想法告訴了時任廠長,當即遭到嚴辭拒絕:“你想都不要想,我們好不容易才分來一名大學生”。剛冒出的火花一下就被澆滅了,晏嵐從此打消了轉行的念頭,不甘心自己碌碌無為地過一輩子,轉身繼續埋頭苦干。有了這個想法,工作的目標性就更明確。他利用試驗車間的機會對豬皮、羊皮、牛皮等制革工藝認認真真地思考、試驗、分析、積累,為后來的專業技術沉淀了許多實踐經驗。

    和許許多多國企一樣,昆明皮革廠最終也走到了破產的那一天,雖然企業與上級部門經過了多次努力,但最終也擺脫不了被時代拋棄的命運。個人在時代洪流中往往是非常無助的,只能被洪流裹挾。一個國企倒下應運而生的是鄉鎮企業的發展。從國企失業后的晏嵐在1993年被玉溪瑞彪皮革廠(以下簡稱“瑞彪”)聘請,負責牛皮生產線的技術。在瑞彪工作壓力更大更辛苦。老板習慣晚上工作,雖然晏嵐他們早晨仍要準時上班但也只有照顧老板的習慣,聽老板安排工作,陪老板聊天吃宵夜,經常是深夜才能結束。除了休息不好還要承受做不好工作老板隨時“炒魷魚”卷鋪蓋走人的壓力。這也成為了晏嵐睡眠不好的根源。

    瑞彪紅紅火火之后也由于各種原因經營出現困難,需要調整產品結構,1997年晏嵐被迫離開瑞彪回家休息。又是緣分使然,在這期間晏嵐被四川省什邡亭江化工廠(簡稱“亭江”)“三顧茅廬”,聘請負責產品應用技術服務。由于之前已經使用過一些亭江的產品,加之有較豐富的制革大生產經驗,并且經常與在亭江工作的成都科技大學(簡稱“科大”)的老師請教交流,晏嵐很快就掌握了產品的性能,帶著助手去市場做技術服務,努力開拓亭江皮化牛皮革市場。1999年在為江門一家客戶服務時他的技術水平被客戶看上,一定要挖他去負責技術。他當時也非常為難,并沒有答應客戶。這一信息最終被亭江負責人知道了,為了不得罪客戶,也怕耽誤他個人技術提升,亭江主動支持晏嵐再次回到他最喜歡的皮革廠繼續提升專業技術。

    微信截圖_20220808085118.png


    挑戰自我闖新路,成為胎牛皮和無鉻鞣技術專家

    胎牛皮獨有的高貴親膚質感,加之資源稀缺,毫不夸張地被稱為皮革中的“愛馬仕”。

    晏嵐在江門廠做技術時偶然接觸到胎牛皮。由于原料皮資源稀少,行業技術人員幾乎沒有人去鉆研胎牛皮的制革技術,而晏嵐則對胎牛皮“一見鐘情”,他特別喜愛胎牛皮特有的紋理以及近乎嬰兒皮膚的手感,從那一刻起就開始潛心研究胎牛皮的制革工藝。憑他的一股牛勁兒,認定了的事就非要有個結果。胎牛皮的組織學結構比較特殊,纖維發育不成熟,但編織又極其緊密,脂肪含量高,毛發細密,所制得的成品革有著柔潤的觸感、非常細膩的粒面、不可模仿的天然胎紋。晏嵐不僅研究胎牛皮制革工藝,如何保留胎牛皮天然高貴的質感,而且研究胎牛皮纖維的特質。胎牛皮來源于奶牛養殖場,奶牛產下牛崽,雌性的就養大供應奶業生產,而雄性的牛崽則在出生后的一周內,先抽其血液提取血清用于藥業,再剝皮用作制革的原材料。高峰時期,國內一年能提供胎牛原料皮150萬張左右,這個數量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因此,就有了進口胎牛皮,主要來源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高峰時期大約一年進口300萬張。由于他對胎牛皮鉆研得深透和系統,桃李滿天下,成為該細分品類同行認可的專家和“師爺”。

    人生緣分往往是上天注定,與晏嵐莫名其妙入錯行一樣,命運再一次讓他與亭江結緣。2003年亭江國企轉制被廣東德美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東德美”)控股。為加快企業發展需要壯大產品應用研究隊伍,亭江再次請他回來負責應用技術中心工作。闊別幾年后再次回來,經過市場錘煉的晏嵐已經掌握了一手絕技,可謂羽翼豐滿,亭江正好為他搭建了起飛的平臺任他施展。晏嵐帶領應用研究團隊驗證產品性能、摸索應用工藝、研發新產品新工藝、服務客戶,打造出了國內行業中最強的技術服務團隊,成就了今天亭江在行業的領軍地位。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已經提升到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高度。服務了行業一百多年的鉻鞣技術因存在六價鉻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破壞的潛在風險而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僅影響行業生存更關乎持續發展。因此,無鉻鞣材料及配套的應用工藝技術理所當然地成為全球行業熱點??上驳氖?,中國科學家認識早行動快,十年磨一劍走在全球前列,亭江也有幸陪伴同行。

    在此背景下,亭江公司與石碧院士團隊商量,讓晏嵐擔綱無鉻鞣應用技術負責人。這不僅對他,對行業所有人都是一個挑戰。雖然是用無鉻替代有鉻,但遠非僅是一個鞣劑的替代,而是涉及工藝體系材料搭配、工藝平衡,以及原生產設備合理利用,產品評價標準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晏嵐領導的應用技術研究團隊經過了成百上千次的應用試驗摸索和客戶配合的大生產驗證,比較欣慰的是,無鉻皮革材料及制革生產技術被越來越多的行業大咖企業所重視,亭江的無鉻鞣材料及工藝成為了客戶首選,而且取得了無鉻鞣應用技術發明專利(ZL201210572680.5)。

    2022年5月下旬我親自經歷過一個場景,公司在給一家山東客戶做無鉻鞣牛皮白色軟鞋面革大生產服務時,現場工程師打電話給晏嵐反映,鞣制后的皮革上出現深色斑塊。晏嵐在電話中詢問得知皮坯狀態正常后,稍微思索分析了一下,馬上回復說可能是轉鼓洗得不干凈,殘存有栲膠類鞣劑,解決方案是補加草酸,回答迅速而自信?,F場工程師按圖索驥后問題迎刃而解。只因有他持之以恒幾十年的經驗積累,才能有現在的決勝千里之外。

    微信截圖_20220808085132.png


    癡迷技術,淡泊名利

    由于他癡迷技術,非常受同行尊敬。雖然都是從事制革工藝技術,但皮化廠的技術服務工程師是帶著產品去制革廠應用推廣,與客戶是供求關系,所以皮化企業與制革企業事實上不平等,特別是企業規模大、技術力量強的制革廠比較傲慢,一般不接受國產皮化廠去做應用試驗,主要原因是懷疑產品性能,再有就是要求去做試驗的太多安排不過來。而邀請晏嵐去做應用試驗的制革廠則長年排隊。就連行業公認最牛的制革廠,晏嵐去了老總們也要安排時間陪他去各車間轉轉,讓他幫助提點建議;甚至有些制革廠為了讓他多去幾次和多呆幾天,愿意出機票并且包吃住,另外還給他發一份工資。當然,不貪財的晏嵐婉言拒絕了老板發工資的好意。在行業中,有這么高待遇的皮化技術服務工程師鳳毛麟角,這是對他兢兢業業鉆研技術,可以為客戶帶來價值的認可。

    別人是“愛屋及烏”,他是愛革及皮。與晏嵐熟絡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個忌諱:絕不吃帶皮的牛肉。旁人都認為太固執不可理解,他給出的執著理由也有道理:我就是吃皮革這碗飯的,沒有皮就沒有皮革原料。純樸的語言中你一定會感悟到他對制革不是熱愛而是深愛,愛到骨子里,愛到不忍心吃帶皮的牛肉,因為他想要將更多的皮作為制革原料,做出有更高價值的藝術品級的皮革,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微信截圖_20220808085150.png


    從一而終,無怨無悔

    皮革專業80年代之前也許是香餑餑,但自信息技術成為熱門專業后就江河日下。大家一是不愿報考,二是更不愿從業。晏嵐所在的西北輕院80級皮革專業30位同班同學,現在僅有3個人還在堅持做制革工藝技術,兩位在國外的化料公司做技術服務,另一位做毛皮應用技術研究。

    晏嵐入行40多年,憑著一股“牛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兢兢業業成為行業匠人,完完全全的“臭皮匠”。他的工作也是刻板程式化,不是在公司應用實驗室就是在客戶的制革廠,他與客戶相處的時間遠遠超過陪伴家人的時間。他就是用這樣苦行僧式的付出換來了過硬的產品應用技術和制革工藝技術。他對產品應用工藝了如指掌,真是“閉著眼睛都知道問題出在哪里”。許多時候可以僅通過電話指揮在客戶處做應用的徒弟們,只要說出轉鼓內皮子的現象和狀況,他就能分析出是否正常,應該補加什么材料,為什么加,起什么作用,仔細得尤如身臨其境。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技術要進階到他這個程度,可以想象他曾經付出了多少!


    他,以“?!睘槁殬I,因“?!倍擅?,這就是我認識的“牛皮匠”晏嵐。


    【返回】

    About leather365.com - 關于皮革和制鞋網 - 聯系方法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皮革和制鞋網?1997-2018   京ICP備16061808號-4 公安備案:110105005870

    技術支持:快幫云